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第八节 声带息肉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595
发表于 2022-11-27 2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带息肉多见于成年人,常形成于发声不当,发声过度或因精神压抑引起“声气平衡”失调加重机械损伤程度,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边缘,偶有多发性。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前中1/3处之小突起、带蒂息肉、基底广的息肉样变或水肿型巨大息肉4种形态。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声音嘶哑。其程度随息肉大小和类型而异。小息肉声嘶轻;基底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而单调,不能唱歌,甚至失声。
2.若息肉呈长蒂,可随呼吸气流在声门上下摆动,发声时声带遮盖于声门下不易发现,声嘶呈间歇性或不明显,由于息肉的刺激而致发作性咳嗽,若被夹于声带间则出现暂时性失音。
3.息肉大堵塞声门裂可致呼吸困难。
4.喉镜检查见声带边缘前中1/3交界处有表面光滑、半透明、带蒂的息肉,呈灰白色、淡红色或紫红色,如绿豆、黄豆大小不等,可随呼吸于声门上下活动。在一侧声带或两侧声带游离缘呈基底较宽的梭形息肉样变,或呈弥漫性肿胀遍及整个声带的息肉样变。
5.早期的癌肿与初起的息肉,单凭肉眼难以鉴别。声带息肉在喉动态镜下动相时,除息肉本身无振动外,其周围声带振动均匀。而早期癌肿,声带形态虽无改变,但因癌肿浸润,发声时振动消失,是早期肿瘤的诊断依据。活检可确诊。
二、中医学
声带息肉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故属中医“声嘶”范畴。本病多因说话过多或诵读太急,以及高声大叫等,致肺经蕴热伤及喉窍,气血郁滞,痰浊凝聚而成。
1.辨证依据: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局部可见声带息肉。
2.临床分型
(1)查见息肉色泽苍白呈水肿状,苔薄白,脉弱或滑数者为水湿痰结型。
(2)查见息肉色泽紫红,苔薄白,脉弱或沉迟者为气滞血淤型。
【治疗】
一、现代医学
1.药物雾化吸入,超声波理疗及注意用声,可获得一定疗效。
2.声带息肉多须表面麻醉在喉镜下摘除,术中须注意保护声带边缘,勿损伤邻近组织,特别是前联合附近,以免术后发生声带粘连影响发音。术后少语1周,配合抗炎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促进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3.双侧基底广的较大息肉,宜先作一侧息肉切除,2~3周后再作另侧息肉切除,以防声带粘连。
4.息肉大而出现呼吸困难者,宜先作气管切开水以解除呼吸困难,以后再切除息肉,极少需行喉裂开术。
二、中医学
1.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2.治疗方法
(1)水湿痰结型:①针灸治疗:针刺人迎、水突、廉泉、天突、丰隆等穴。每日1次。②内治:用桂枝6g,苍术15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昆布12g,海浮石12g,苡仁15g,桔梗10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2)气滞血瘀型:①针灸治疗:同上。②内治:用红花12g,丹参15g,丹皮12g,当归10g,川芎10g,昆布15g,海浮石12g,苡仁15g,桔梗10g,甘草1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2 19:07 , Processed in 1.288265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