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回复: 0

第四节 益寿延年方的组方原则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595
发表于 2022-11-27 23: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益寿延年方剂大多是针对年老体弱者而设,因而,补益之法往往成为其组方的主要方法。综观历代医籍所载益寿延年之方,多以补脾补肾为主。系根据老年人脾、肾易虚之特点而设。然而,方剂的组成是以辨证为依据,药物间的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要求有机配合,互相协调,共同达到预期的目的。因而,在方剂组成上是有一定法度的。往往是有补有泻,有塞有通,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的。兹将其原则归结为四方面,简述如下。
一、动静结合
大凡益寿延年方剂,多有补益之功效,对于年老、体弱之人多有补益。但补益之品,多壅滞凝重,守而不走,如补脾用甘,但甘味过浓,则易壅气,即所谓“甘能令人中满”;养血宜用阴柔之味,然阴柔者易粘腻凝重,如熟地、大枣之类。此即所谓药之静者,而补益之意要在补其所需,药至虚处方可得补,故药入机体,需藉气血之循行方可布散,要有引经之药方可补有所专。血宜流则通,气宜理则散,故行气、活血之味,乃药之动者。动静结合,亦补亦理,亦养亦行,相得益彰,方可发挥补益之功效,达到补而不滞,补而无弊,补得其所。所以动静结合乃是延年益寿补益方剂的重要组方原则之一。观于四君子汤中之用茯苓,四物汤之用川芎,归脾汤之用木香。皆属动静结合之配伍。
二、补泻结合
补泻结合既是益寿延年的药物应用原则,也是方剂组方的配伍原则之一。
药物养生是以抗衰防老,益寿延年为目的,无论在用药上是补、是泻,都是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使之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故在实际应用中应视机体情况而定。对于老年人而言,有其脏腑气血衰弱之虚的一面,也有火、气、痰、食及感受外邪实的一面。宜根据具体情况,虚者补虚,实者泻实,补与泻应结合而用。视其虚、实的轻重而有所侧重,采用补泻结合的方法。补中有泻,以防止补之太过,补之有偏;泻中有补,以防止泻之太猛,泻之有伤。这样,才能保证补而不偏,泻而不伤,以达到养生益寿的目的。观于六味地黄丸中,以熟地、山药、山萸肉之补,合茯苓、丹皮、泽泻之泻,以共奏补益肝肾之功,则组方以补泻结合为原则的道理即十分具体而明确了。
三、寒热适中
药性有寒、热、温、凉之别,组方有君、臣、佐、使之分。益寿延年方药多用于老年人,故在遣方用药方面,也应注意药性问题。明代医家万全在他所著的《养生四要》中指出:“凡养生却邪之剂,必热无偏热,寒无偏寒;温无聚温,温多成热;凉无聚凉,凉多成寒。阴则奇之,阳则偶之,得其中和,此制方之大旨也”。这一组方原则对益寿延年方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使用药物,不宜过偏,过寒则伤阳,过热则伤阴;凉药过多则成寒,温药过多则成热。为防止过偏,在组方时,多寒、热相伍而用。如:在一派寒凉药中,配以少许热药,或在一派温热药中,加少许寒凉之品,使整个方剂寒而无过,热而无燥,寒热适中,即得其中和,有养生益寿之功,而无寒热过偏之害。韩懋的交泰丸(黄连、肉桂),便是寒热并用的代表方剂之一。这一组方原则在益寿延年方药中均有所体现。
四、相辅相成
传统的益寿延年方药的组方,往往是立足于辨证,着眼于机体全局而遣药组方的。对于年老体弱之人,机体代谢的各个方面往往不是十分协调的,常常是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如:阴阳平衡失调,气血精津的相互影响,脏腑、经络的不和谐、表里内外的协同统一失控,出入升降的虚实偏差等等。虽然,方药的组成上,都有其调治的重点,即其主治方向,但也必须考虑到与之有关的其他方面。药物的有机配合,可以突出其主治功效,兼顾其旁证、兼证,做到主次分明,结构严谨。药物的配伍应用的目的,就是通过药物间的相互搭配,相辅相成来体现的。益寿延年中药方剂即是以补益为重点,辅以其他而组成的。所以于方药中常常可看到,有补有泻,有升有降,有塞有通,有开有阖,有寒有热。开、阖、补、泻合用,则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守而不呆,流通畅达;升、降、通、塞并用,则清、浊运行有序,出、入得宜。各循其常。寒热并用,可纠太过不及之偏弊,以达到阴平阳秘之状态。这即是方剂中,药物相辅相成所起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2 19:49 , Processed in 1.025401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