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一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控制_饲料兽药网-养鸡第一门户,鸡 ... ...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595
发表于 2022-12-2 0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兽药网分享 : 前言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
  饲料兽药网分享:
前言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气源性传染,虽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但其传染性极强,如果一只鸡或几只鸡发病,1~2天内会很快波及全群。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肾型为病变为主的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本病呈逐年扩散流行发展的趋势,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达10%——40%,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1年5月初,襄樊附近一家大型养殖场3栋刚运进一批30000羽鸡苗,在第3日龄时雏鸡出现精神沉郁,打堆,羽毛蓬松,缩颈垂翅,鸡爪干瘪严重脱水,皮肤与肌肉不易分离。即发病初期2~4天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持续3~4天呼吸道症状消失,出现表面上的康复,随着病情的发展约在8~10日龄鸡群出现伸颈张口喘气,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垂翅,流泪,眼肿,甩鼻(鼻腔中有粘液)甩头喷嚏,鸡爪干瘪,持续排大量灰白色的水样病变。白天听到啰音,夜间特别明显。在发病前3天投喂罗红霉素和康秘舒进行预防治疗但无明显效果。最后采用专家的治疗方案;用抗生素药物(赛替米)+抗病毒药(病毒挫)+保健药(肾通或肾可舒)+疫苗防疫+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本栋鸡
群在第15 日龄病死鸡只有所下降,一直持续在17日龄后,病症消失。
2. 临床症状
雏鸡发病初期主要表现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持续3~4天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出现表面上的康复,随着病情的发展整个鸡群出现伸颈张口喘气,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垂翅,流泪,眼肿,甩鼻(鼻腔中有粘液)甩头喷嚏,鸡爪干瘪,持续排大量灰白色的水样病变。白天听到啰音,夜间特别明显。为流鼻液,流泪,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随后病鸡出现消瘦,鸡群群体重差异较大,最后病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鸡20只,少数鸡只肺充血,气囊浑浊,有白色结节,肾脏明显肿大出血,单侧或双侧肾肿大,切面可见肾实质型肿胀出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斑肾”条纹分明,肾小管管及输尿管严重扩张,充血,蓄积大量白色尿酸盐。
病死鸡鼻腔中有脓性的分泌物,鼻腔,气管黏膜可见有充血或出血,喉头也可见有血样分泌物,个别鸡只十二指肠有出血,空肠和盲肠有不同程度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
4. 鉴别诊断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新城疫(ND)鸡传染性鼻炎(IC)﹑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应注意加以鉴别。鸡新城疫(ND)一般发病较严重,在雏鸡中常见到神经症状。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多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比传染性支气管炎要严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很少发生于雏鸡,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则在雏鸡和成鸡均可以发病。
5.治疗措施
该病发病日龄早,一旦发生后一般无特殊药物进行治疗,故应注意平时的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检疫隔离,消毒,免疫等一系列的综合防治
5.1 紧急接种 全鸡群紧急免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苗或新支二联苗进行免疫,一般在选择疫苗时一定要正确选用疫苗,一般多选用进口疫苗效果较好,但是疫苗价格昂贵,成本高。
5.2 药物治疗 ①全群鸡上午饮用赛替米(20%替米考星)每100kg水或饲料添加本品25g-50g,下午饮病毒挫纯粉(5g加水50kg)饮水连用3-5天,②同时饮正大多维增强鸡只抗病力。③饲喂通肾药物 用肾可舒每250克对水250公斤,连喂3天,以缓解痛风,促进尿酸盐的排泄。④饮水中添加双黄连按说明量配制,提高机体免疫力,肾脏消炎,控制继发感染,饮水连用3-5天。
5.3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通风换气,提高空气质量,可适当提高舍温2~3℃。增加带鸡消毒次数和控制好鸡场的生物防控。
6. 结果
应用上述方法后,病鸡死亡率已得到控制,大部分雏鸡的呼吸症状有所缓解,整个鸡群鸡群病情有所好转,疫病得到控制,少数病重鸡死亡。
7.讨论与建议
7.1 病原体因素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属于冠状病毒科的病毒。以肾病变为主,呼吸道症状较重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常见于雏鸡育雏阶段,一般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到10%——40%。一般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但其他媒介可能性也存在,如环境污染,饲料污染,水和用具等。密集的密度饲养,寒冷,过热,通风不良等因素可使鸡只抵抗力下降,成为疾病秀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是发生本病的秀因。
7.2 管理因素
7.2.1通风不良:通风不良也可导致舍内空气中氨及CO2浓度高,空气中含尘量大,温度或湿度偏高或偏低。平时要做好饲养管理、搞好卫生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适当的密度等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7.2.2 适当的温度:温度时高时低也可秀发本病,若当发生本病时因病鸡拉稀带出肌体大量热量,若适当提高鸡舍温度有利于病的康复,一般提高1~2℃。
7.2.3 安全体质:积极认真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和避免多日龄混养。
7.2.4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和免疫水平低,蛋白和能量比例不当,也可导致本病发生,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利于鸡群的康复。
7.3 治疗及预防建议
7.3.1 该病单用抗菌素治疗无效,要采取疫苗进行免疫注射,抗菌素合抗病毒药物,中草药,电解多维等对症治疗,要做到提前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7.3.2 实行适宜的免接种计划—疫苗种类,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一般蛋鸡在1-3日龄用ND-H120点眼滴鼻,7日龄+新-支二联灭活疫苗注射,21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0.5ml/只;在产蛋前在进行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注射,0.5ml/只,能很好的预防本病。
7.3.4 提高母源抗体也是预防本病的基本有效措施 ,为了使种鸡能将母源抗体传递给雏鸡,需要对种鸡重复免疫,在产蛋期10—12周/1次,以后雏鸡才能获得一致的母源抗体。
8.结论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属于冠状病毒科的病毒。各种日龄均可发生,但以3—10周龄的雏鸡多发,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蛋鸡以后生产的疾病,因此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治是直接影响蛋鸡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造成雏鸡发病的原因很多:饲养管理不当可导致该病发生。鸡日粮供给的营养不稳定,营养成份不全面,免疫应激,母源抗体低等都是致病因素。不良环境条件易发生本病。鸡舍不清洁,潮湿,通风不良,有贼风,气候剧变等。针对上述发病原因,预防该病要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和避免多日龄混养。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做好免疫接种。鸡群一旦发生本病,可选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多维+通肾药进行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2 19:57 , Processed in 1.14447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