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肠毒综合症的病因治疗与分析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595
发表于 2022-12-2 12: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在河北大名地区,气候变化异常,昼夜温差较大,导致817肉杂鸡出现多例肠毒综合症,发病率高达55%以上,使鸡群出现腹泻、饲料消化不全,严重降低鸡群的生产性能,整齐度下降,生长迟缓。
     发病情况:
     本次发病任何日龄的鸡群均可感染,以15日龄-35日龄的鸡群多发。发病初期发病鸡只表现兴奋不安,饮水量增多,采食量逐渐下降,粪便较细,颜色发黄,随着病情的发展粪便逐渐变得稀薄并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有鱼肠子样或西红柿样粪便。剖检:发病前期腺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分泌透明液体,十二指肠肠壁增厚,呈淡黄色,后期腺胃壁变软,肠管外观呈黑绿色,肠道黏膜脱落、变薄,肠道内容物稀薄如水。鉴于此种情况15日龄左右时使用球虫药物和腺胃炎药物进行治疗有所好转,但是停药2天后又出现过料症状,所以再使用一个疗程的常毒康,进行巩固治疗。
     病因分析如下:
     1、在北方地区,貌似看上去雨雪较小,空气湿度较低,部分养殖户认为球虫病发病率较低,实则舍内温热空气受外界冷空气的作用下,形成水滴附着于墙壁或顶棚,蒸发速度慢,另外粪便以及饮水的蒸发,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增加了舍内湿度,是诱发鸡群感染球虫病,消耗大量的氧气,并引起肠粘膜受损或脱落,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过料或肠炎。
     2、17日龄-19日龄是肉鸡由1号料更换2号料的时期,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以及质量都发生较大的改变,为鸡只的肠道带来较大负担,若过渡期较短会严重引起消化不良,改变肠道内环境平衡,所以更换饲料之前提高肠道的抗病力,增强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进行更换,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健胃散”,增强肠道的消化功能。
     3、受疾病以及行情、原料等因素的影响,饲料中蛋白的品质以及氨基酸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仅吸收不了营养还为肠道的吸收功能带来很大影响,所以鸡群表现出没有明显病理变化的顽固性腹泻。
     4、其他诱因:饲养管理不当、药物使用不合理、密度过大、饮食不足、肝肾功能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诱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内环境紊乱,严重时出现肠道内毒素重吸收后形成自体中毒。
     防制措施:
     1、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湿度和有害气体的含量,定期清洗料槽和饮水器,使用“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和“洁安特”交替消毒;
     2、使用免疫调节“123”方案,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3、2-8日龄使用“亮健”进行饮水,补充肠道有益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4、在10日龄后使用“血虫宁①”预防小肠球虫病;
     5、14日龄后使用“腺胃康”和“常毒康”预防胃肠道感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2 20:52 , Processed in 1.05921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