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鱼类烂鳃病的种类与诊断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595
发表于 2022-12-1 15: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由水质恶化引起的鳃病
  由水质恶化引起的鳃病集中在7-9月,这种情况多发生水质污染严重,水中氨含量长期超标,在分子氨的刺激下,鳃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呈紫红色,鳃丝的边缘呈白色。因鳃片表面复盖大量粘液严重影响了气体交换。在炎热的夏季中午水温最高的时候,鱼类常常浮于水面。病鱼摄食减少, 生长缓慢。目检病鱼的鳃无细菌性烂鳃病症状;镜检一般无寄生虫或寄生虫很少,如再配合水质监测,确实水中氨氮含量超标,可以确诊为由水质恶化引起的鳃病。
  2.由细菌引起的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多发在4-9月,病原为柱状屈挠杆菌。病鱼的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淤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小出血点,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在病变鳃丝的周围常粘附着坏死脱落的细胞、粘液、柱状屈挠杆菌和各种污物。当这些附着物主要是粘液和柱状屈挠杆菌时,则呈淡黄色;其边缘色泽变淡,呈“镶边”状。由于鳃丝被细菌感染,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发炎充血,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用显微镜检查,如鳃上无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寄生时,即可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如需进一步检查,可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加2-3滴无菌水(或清水),刮取鳃上淡黄色粘液,或剪取少量病灶处鳃丝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玻片,放置20-3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如见有大量细长、可做滑行运动的杆菌,并有些菌体聚集成柱状。可进一步确认为细菌性烂鳃病。
  3.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鳃病
  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鳃病集中在7-9月,引起鱼类鳃病的寄生虫常见的主要有鳃隐鞭虫、斜管虫、车轮虫。病鱼的鳃组织由于受寄生虫的刺激和伤害使鳃表皮损伤,出现淤血,表面多粘液复盖,鳃丝尖端往往腐烂伴有细菌性感染病灶。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鱼苗和鱼种大量感染时可引起死亡。镜检在低倍镜下可见寄生虫。
  4.由中华鳋引起的鳃病
  由中华鳋引起的鳃病流行于6-9月,因中华鳋个体较大,肉眼就可看到鳃片末端上寄生的白色虫体。因中华鳋用第二触肢钩在鳃丝末端,引起鳃丝末端增生、肿胀、发白,中华鳋的虫体后半段露在鳃丝的外面,好像白色小蛆,尤其是在中华鳋的繁殖季节(水温20℃以上)生殖节上挂有一对细长卵囊,肉眼观察更显得清楚。当大量寄生时,鳃丝末端几乎都肿胀、发白,肿胀发白的基部淤血,鳃上粘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一般中华鳋少量寄生时,对鱼类的危害不大,只有大量寄生时才会引起病鱼死亡。所以确诊时要先用肉眼检查病鱼的其它部位是否还有病变或异常,必要时再用显微镜做进一步检查,以防误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2 21:11 , Processed in 1.328672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